從近代到現代一百多年制造業發展史上,人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三十多年中國制造業的騰飛,更為世界制造業歷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生產方式的演變和精益生產的歷史
精益生產產生的背景
精益生產是為了滿足顧客多樣化、實現高效率、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因此,提升生產效率對于精益生產來說,就是最為重要目的之一。
在車間生產現場,可采用的精益生產方式方法很多,在此,我們只對生產線如何進行產品快速換線進行分析與運用。
首先,產品在換線時,經常會遇到如下問題:
1、工具、治具配備不及時、不足或不良。
2、物料配備不及時、不足或物料異常。
3、人員不足或過剩。
4、人員安排不順,或有人員不服從工作安排。
5、事前的教導不夠。
6、生產指令不明確或客戶要求不清楚。
7、員工對品質標準不明確。
8、技術資料不齊全。
9、干部對產品不熟悉,安排忙亂。
10、首樣未確認。
11、檢驗儀器不全。
12、不良品多。
13、生產線不平衡嚴重。
14、前批產品的物料、不良品、工治具等未迅速處理。
15、物料堆積太多,現場環境臟亂,空箱、雜物繁多等
因此,針對性的解決上述問題,對于快速轉線顯得特別重要。
同時,我們采用配置圖,當一款產品已經試制或批量生產過后,我們可以將相關的人員配置、材料、工具、工藝要求進行詳細的記錄,目的是沉淀經驗,便于下次生產時方便安排,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
產品快速換線如何分階段實施與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