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班長、工長和車間主任之類的人,都是統率下屬的現場生產的主管,其職能各有不同。
雖然各個企業的組織狀況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組長對于下屬有更多的“家長”的角色特征,因為,1.組長可以與員工作各種私底下的交談;2.組長對于員工的切身利益具有相當重要的決定作用。為了說明這點,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軍隊下級軍官的職能。
(1)班長、排長、連長的職能
軍隊中的軍官,在連長之上的有營長、團長、師長、軍長等,不過,這些軍官對于一般士兵而言是遠不可及的。在軍隊的組織中,以“家庭父親”的角色存在的是連長。平常以連長為中心,形成一個“大家庭”,戰時則以連長為核心形成一個基本的戰斗單位。
班長是軍隊組織中的最小單位,他直接指揮10余名戰士,是最容易把自己的意思傳達給戰士的指揮者。
小組長是為執行某種特定的戰斗任務而組織的戰術單位,它一般直接屬于班長指揮。小組長是間接指揮者,他透過班長發揮指揮作用。所以無論有多么急的事,原則上他都要通過班長行使一定的指揮權。這種指揮方式,初看起來似乎比較麻煩,但是若要指揮較多的土兵,這種方法還是有效率的。
班長只要指揮幾位小組長即可,如果班長能適當地指揮小組長,并讓小組長能比較容易地指揮士兵的話,就顯然比班長直接指揮士兵更有效,特別是在戰斗異常激烈,敵我雙方犬牙交錯,或城市戰的時候。小組長平時還可起到協助班長的作用,主要是對士兵的教育等,在企業來說,就相當于工長階層。
連長與班長一樣,都是間接指揮者。不過,作為班長或者說小組長他只要專心于指揮即可,但是連長除了要指揮以外,還必須考慮連隊的許多具體問題,比如,飲食、住宿、薪金甚至土兵的級私人問題等,以保證連隊的順利存在,解除士兵的后顧之憂。 ·
因此,我們可以說,連長主要是靠著下達命令和解決士兵的后顧之憂來進行指揮的。
(2)干部的立場
企業中的班組長、工長,到底相當于前面說的軍隊中的連排長、班長或小組長的那一種呢?或者部不相當,完全屬于另一種類型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在企業里,工會的領導權力相當大,有時候甚至可以超過廠長,是因為廠長、部門主管往往過多地依賴廠里的人事科、生產科、財務科等職能部門,而與生產工人隔絕,不如工會主席那么直接接觸工人和考慮工人的切身利益,因而就不如工會主席那么了解工人,這往往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3)地位越高并不是越無能
有這種現像,某個人當他處于一種較低的地位時,其工作干得非常好,而一旦升職過后,反而不如從前了,于是就有人認為地位越高者往往越無能。這其實是種認識上的誤區,造成這種情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于他對地位升高帶來的工作面的擴大和工作難度的增加認識不足或一時難以適應造成的。只要給他一定的時間和提供必要的條件,他就會漸漸適應,做好新的工作。當然,還有一些具體方法可以采用。
一是攀握戰技、戰術、戰略的關系。
二是把握好號令、命令、訓令。
三是眼光必須放遠,不同職位的人,對問題的考慮應有所不同,組長主要考慮下周的事情,車間主任主權考慮下個月的事情,而廠長經理則應主要考慮全年的事情。
四是要把專門知識擴展為全面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