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l世紀后,全世界都在炒作中國是世界制造的中心。然而從比較優勢的理論分析,中國實質上是擁有成本優勢而非技術優勢的世界制造中心。而且,這個成本優勢主要是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形成的,不是管理高效化的結果。那么,隨著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向技術性世界制造中心轉變,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注重技術創新,二是注重管理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區域化的發展趨勢下,在工業時代向高技術信息產業時代轉變的過程中,現代企業發展的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勞動生產率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愈來愈大,IS09000質量體系作為全球企業的認證標準,企業業務流程再造的根本性變革,安全環保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源于價值鏈、供應鏈的虛擬企業建立等等變化,都需要企業的管理創新與之相適應。那么如何理解管理創新,管理創新又如何落腳呢?
一般而言,管理創新主要是指管理模式的創新,包括觀念、體制、機制和方法的創新。由于企業明確的戰略動機和管理改善的需要,從上個世紀末以來風靡世界的管理創新無不把落腳點放在了生產現場,例如5s管理、看板管理、目視管理、精益生產、清潔生產、準時生產、ERP管理、HsE管理、品質管理、局域網管理、全員生產保養等,都毋庸置疑地表明了管理創新需要回歸根本。日本當代著名的生產現場管理專家木村博光在其所著的《如何實施正確的生產管理》一書開宗明義:讓日本企業從現在回歸根本,回歸生產制造的根本。這個“回歸根本”的目的,就是生產現場管理根基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