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于統三日建城墻的典故,如果于統懂得現代統率的意義的話,他應該采取下列行動:
首先招集監工人員,提出萬一城墻尚未修好敵軍攻來的話應怎么辦的問題,讓大家自由討論。在大家把意見說完以后,就將自己的考慮講出來,著重說明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然后分析國家遇險對個人會帶來的災難。
其次充分聽取監工人員對修城墻的意見,然后結合自己的想法,擬定出符合實際的實施方案。
第三以高金聘請和獎賞技術工人,使他們立即投人工作之中,在此過程中對他們曉以利害得失,促使他們忘我地工作。
第四擔負起積極有效的指揮調度職責,掌握好認真工作和很好休息的節奏,巧妙地調動并保持好工人們的積極情緒。
(一個無法以自己的智慧和能耐獨自完成工作準備的人,是沒有資格擔任領導職務的。)對于一個現代的領導干部來說,只有設法讓下屬充分了解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效地使下屬產生做事的意愿。那種單憑自己本身的想法去獨斷獨行的人,并不是一種智慧的行為,真正的聰明在于引起動機,使他人提出良好的意見。
當然,也并不是說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那樣“民主”,對于于統“三日內修好城墻”這件事來說,首要的是要保證按時完成任務,因此,就不可能那樣多地聽下屬的意見和看法,而必須顯示出領導者果斷決策和堅決實施的魄力。
上司在從事工作的時候,最好能盡量以民主的方式進行,尤其是在某件事正在醞釀和開始進行的時候,上司應多聽取下屬的意見,使下屬自主地發揮積極的心態,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但如果事情進行到成功與否的關鍵時刻,作為領導者的上司就要表現出應有的決斷和獨斷能力,否則,任何事都可能半路天折。
一個稱職上司的重要職責是進行目標管理,而上司在考慮目標的時候,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下屬達到這個目標的能力。要訂立一個不高不低,比現有下屬的能力稍高一點的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里的困難之處在于人不是機器,可以用一種儀器進行測量。一個人的能力是最難以說清的事情,往往受各種內在的或外在的因素影響,并且因時因地因人而有相當的差異性。任何人對另一個人的能力都無法嚴密地決定其上限,而只能做某種程度的推測。
不過,從人的潛能角度來說,一個人的潛在能力一般都比他平時表現出來的能力要高,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一個人的潛在能力,可以說是一個有作為的上司的最高表現。而要想發提出于個人的最大潛力,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使他有強烈的工作欲望,而強烈工作欲望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司統率力的正確體現。如果一個部門群體兩潛能都得到極大酌發揮,則說明這個部門的上司的統率力也必然得到極大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