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去健身俱樂部,常常聽到俱樂部教練所說的一些話。
也有很多年輕的職員們來訓練館。
這些年輕人,大概在公司里是不怎么聽上司的話的。
但是即使是比較調皮的那些年輕人,卻很聽健身俱樂部教練的話。
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范例,即下屬想要跟隨的上司,是健身俱樂部教練那樣的人。
為什么教練所說的話,大家都能夠很好地接受、這里有四個條件。
教練的話有理有據
有些教練總是按部就班給我們以詳細的說明。
“總之,我所說的話你們得聽著”或者“只要你們聽我的決不會有錯”,在訓練館決沒有一個以如此方式、態度說話的教練。
“說起來,肌肉應該是這樣練出來的”,教練總是用這樣比較溫和而決不是生硬的口吻從科學的說明開始。
“這樣練習著試一試”或者“做做這樣的訓練”,教練一邊這樣說、一邊自己示范給我們看。
下屬不愿追隨的上司是這樣一種人,對下屬總是“快干、快干”地命令,而自己卻并不在下屬前示范。
有這樣的情況、上司自己已變得不能夠實際操作,所以要他自信地在下屬面前示范也是不可能的。
上司自己不能辦到的事,卻要求下屬“干、干”,這樣的事也是很多的。
從下屬的角度而言、即使明白上司是能行的,但是上司不在下屬面前示范一下、那么下屬就無法對上司產生信任感。
“是這樣的,我先做給你們看一下,請注意看了”, 教練用溫和的、恰到好處的詞匯來提醒訓練者,于是會使人產生一種巨大的信任感,使他能夠聽從教練的話。實際示范—下是多么的重要。
對大家說同樣的話
健身俱樂部決不是—對—的那種指導。
譬如說在設有減肥訓練器械的地方,有幾個會員正在鍛煉。
我—個人正用著鍛煉腹部和胸部的器械,根據以前教練的指導做著訓練。
這時教練朝著一個正進行腹部訓練的會員走去,“對不起打斷一下可以嗎?腹部訓練應該在這方面加以注意。”于是我聽到教練在作說明。
我想聽著教練這樣說明的,不僅僅是那個正做著腹部訓練的當事者一個人。
正進行腹部和胸部鍛煉的我,也在認真而努力地聽首教練的說明。當然教練以前是教過我的。
我們常常說人在聆聽說明的時候、三個以上的事情被一次性地說明,那樣會記不住或理解不了。
能夠記住或理解的至多是兩件。
因為開始聽著的時候略微有些緊張,三件事被說明,結果只能記住最后一件,而前兩件則忘記了。這是一般的情況。
對于教練曾指導過的東西、由于人們—般地比較怕難為話,他們即使沒記住也總不好意思再問。
“明白了沒有?”當這樣被問的時候,“明白了,我試試看。”他們于是下意識地這樣回答。
教練在對別的會員作說明的內容,無意中進入自己的耳朵,自己不怎么透徹的東西,可以得到確 認。
并且不僅僅是再確認到目前為止所學的東西,對我所說的話,事實上也是同樣在再一次指導其他的人。這樣大家更增強了對教練的信賴感。
我們常常遇到有這樣的情況,在公司里上司對某一個下屬所說的話和對其他下屬所說的話經常不一樣,這似乎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當知道上司對自己所說的和對其他同事所說的話是完全一致時,那么這時我們才會對上司信賴。
即使上司用一種比較柔和的口吻、因為是被提醒或批評,下屬總難有一種冷靜平常的心情去接受。
如果上司正在指導另外一個,而自己恰巧聽到一些,“啊,原來是這樣的”,這時自己才會真正冷靜虛心地接受。
指導某一個人,事實上并不僅僅對那個下屬本人,對周圍的人間樣也是有意義的。
使下屬抱有危機意識
去訓練館,那兒總給我們作這樣的測定:“你身體的脂肪率已經達到如此的程度了”。
關于身體的脂肪,“它不僅存在于身體的表面,也同樣存在于我們的內臟器官上面。照這樣發展下去,即使年紀輕輕也會得成人病的,不注意不行,”如此按順序有理有據地給我們說明,我們再不作一些努力絕對不行的。于是我們就有了這樣的危機意識。
上述的危機意識,使人產生了努力鍛煉的動機。
運用激勵的語言
教練經常—邊看著訓練,一邊會這樣說一句:“最近你的肩膀似乎變寬了—“圈。”
越是定期來訓練館的人,越是難以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尤其是減少身體脂肪的訓練,出成果一般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今天訓練了,知道體重明顯地減輕了多少,那么鍛煉的動力就能夠持續。但是如果是—個人訓練的話,卻怎么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而對此,即使本人并不留意、訓練館的教練卻是比較客觀的,“你的身體真是結實了”或者“你的動作明顯地快了,敏捷了”,他這樣地鼓勵你,使你產生一種成就感。
所以來健身房鍛煉的入,會越來越有動力。
“只要從現在開始更堅持,一定會有結果”,“再過三個月,一定會成功”,教練會使人對將來抱有幻想和信心。
對于一個教練而言,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同樣的這對于—個管理者而言,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來訓練館鍛煉的人,當然抱有這樣的幻想:希望自己的身體變得更結實一些。要使他們懂得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不鍛煉,身體一定會走下坡路,所以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對于這些人,如何鼓勵他們使他們不氣餒,或者如何使他們持之以恒是教練最重要的工作。
作為教練無論自己多么努力,也無論自己的身體鍛煉得多么結實,卻并不代表會員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
管理者不是要磨練自己,而是必須像健身房教練那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