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駕駛學校,常會碰到一些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果說太多“不能那樣做”“不能這樣做”之類的話,往往最后連怎么做都不知道了。
因此筆者常在想,是否有辦法盡量不使用“不要這樣做”的言詞,只要說“請這樣做即可”,結果得到了兩個心得,一個是“三種要素不變的駕駛方法”,一個是“三種運轉合而為一的駕駛方法”。
(1)三種要素不變的駕駛方法
三種要素是指汽車的方向、速度和聲音。汽車行走的時候,如果能盡量不改變這三要素,則可以安全、乎穩(wěn)、經濟、快速地到達目的地。當然,交通規(guī)則嚴格規(guī)定有些地方必須停止或慢行,但是筆者主張是“雖然實際上有改變,但是緩和得讓人無法感覺出來”。因此,清楚前方是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有些老手駕駛員在駕駛的時候,看起來幾乎像沒有使用駕駛盤、剎車器、加速器似的。
除了汽車駕駛外,公司的銷售、推銷員的成績、工廠制品的流通等,也是同樣的情形。假設一天的生產數是1000個,如果今天只生產800個,而希望明天生產1200個來補回去,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能需要相當于生產1400個的努力。這從理論上來說也許會覺得奇怪,但實際上卻是真的如此。所以,若要提高工作效率,絕不造成一個低于標難量的日子,也即是說,當天的事情當天要把它做完,不要推到明天去,這樣越積越多,到后來就會永遠做不完。
(2)三種運轉合而為一的駕駛方法
2種運轉是指車輪的運轉、裝置的運轉、以及心的運轉。所謂“車輪的運轉”,包括使后輪運轉以移動汽車,及使前輪運轉以決定方向。這方面駕駛學校大都會教,所以一般沒有什么問題。
另外“裝置的運轉”是指最有效地運用汽油的能源,使變成力與速度,再傳給后輪,至于“心的運轉”則是保持心的冷靜,作員恰當的判斷。心的運轉可說占整個運轉活動的九成以上。
以工廠來說的話,車輪就是技能,裝置就是技術,而心就是統(tǒng)率。
在教駕駛的時候,筆者首先會提出“三種要素不變”、“三種運轉合而為一”這兩個理論。其次再依據能力、心境、汽車、道路和交通狀況,逐次要求學習者“這樣做”,“那樣做”。
上司對下屬實施教育的時候,也是首先揭示“如果能做到這點就可以專前于人”。其次再積極地指導“應該如何做才能達成”,盡量不說“不要這樣做”之類的消極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