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FMEA、SPC、MSA三大預防工具不僅是 ISO/TS16949,QS9000所要求必需應用的核心工具,更是對于品質高精度,嚴要求的企業常用的品質管理與改善工具,本課程著重于工具在品質管 理中的應用,同時也倡導團隊合作的企業文化氛圍。FMEA、SPC、MSA倡導預防為先,進行事前,事中預防控制,也稱之為預防工具“三劍客”。
課程特點:
內容:注重實戰性,結合產品特性,由淺入深,層層跟進,演練中理解,實例結合應用。
互動:游戲啟發,案例分析,現場演練,小組討論等。
參訓對像:管理者代表、生產副總、質量副總、研發主管、生產主管、品質主管、財務主管、IQC主管、設備維護與管理人員、實驗室主管、SQE、質量工程師等
學員要求:不要求數學基礎,但求對工廠工藝了解。上課請自帶開根號計算器。
培訓受益
1. 掌握FMEA的概念和運用時機,學會識別過程,運用過程方法進行關鍵管理.
2. 學會組織多功能團隊小組運用腦力激識別S,O,D,進行設計,制程中的風險識別
3. 發現、評價產品設計/制程中潛在的失效及其后果
4. 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這些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
5. 學會利用數理統計原理,通過檢測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達到 “ 事前預防 ” “ 事中預防 ” 的效果,從而有效控制生產過程,不斷改進品質。
6. 掌握 SPC 不僅僅是繪圖,更是動態的管理手段,確實的協助管理者掌握維持過程穩定的能力。
7. 通過MSA學習, 強化計量值 & 計數值量測分析使高科技的檢測工具能夠真正配合品質管理的要求,建立一套能夠使量測校檢體系(準確度),更深一層地精確的分析方法,確保量測精密度 , 穩定度與直線性能的有效維持。
8. 透過案例演練,掌握測量系統計量性,計數性研究,達至測量系統最大穩定性。
培訓內容
預防第一劍:
風險評價,締造完美
第一天FMEA潛在失效模式與后果分析與控制計劃
。故事說起預防的必要
。預防三劍客間關聯
一、FMEA的整體了解
1、什么是FMEA,其起源,FMEA帶來的益處
一、FMEA的整體了解
1、什么是FMEA,其起源,FMEA帶來的益處
2、典型的FMEAS分類是怎樣?三類FMEA的特點與目標簡晰,三類FMEA間關聯,在制程中三類FMEA的時間順序
3、FMEA簡單成僅一張表格,我們解析成功FMEA背后的團隊文化,案例
3、FMEA簡單成僅一張表格,我們解析成功FMEA背后的團隊文化,案例
腦力激勵的方式,小組原則,會議責任
腦力風暴練習
4、認識失效,失效模式等幾個FMEA的關鍵術語
4、認識失效,失效模式等幾個FMEA的關鍵術語
5、整體圖表示FMEA順序
二、FMEA實施(一般以PFMEA為主)
1、識別過程,過程流程圖
2、控制計劃與控制流程結合的案例分析
小組練習
3、FMEA實施步驟
FMEA的前提條件
注意不要混淆DFMEA與PFMEA的起因和失效,示例
風險順序(RPN)度數及RPN流程
4、FMEA列表解析
FMEA的范圍,目的,顧客定義
貼士:FMEA需要團隊的努力,動態FMEA,FMEA拓展開來,
回顧典型的設計考慮
FMEA第一步,案例
FMEA第二步,案例
定義功能及描述功能
功能及其建構 小組練習:功能描述
5、FMEA表格在團隊協作下的完成
三、以案例帶動, FMEA發表與點評
1、系統中的FMEA對每個過程中的輸入所可能出錯的方式進行確定
2、過程中的FMEA針對每個失效模式,確定影響
4、列出每個原因的目前控制
5、據評定規則,計算風險優先數量(RPN) (S.O.D評定規則通常是難點)
6、采取推薦行動,指定責任人,并采取行動
7、指定預期的嚴重性、發生率及察覺水平,并進行RPNs的比較
三、以案例帶動, FMEA發表與點評
1、系統中的FMEA對每個過程中的輸入所可能出錯的方式進行確定
2、過程中的FMEA針對每個失效模式,確定影響
4、列出每個原因的目前控制
5、據評定規則,計算風險優先數量(RPN) (S.O.D評定規則通常是難點)
6、采取推薦行動,指定責任人,并采取行動
7、指定預期的嚴重性、發生率及察覺水平,并進行RPNs的比較
8、重復過程FMEA
四、控制計劃CP(QC工程圖)
控制計劃的概念,好處
試生產控制計劃如何制作
從其他文件來源的主要輸入
確定變差來源及其控制方法
控制程度和過程能力
問題與解析
小結DFMEA,PFME關鍵點。
小結DFMEA,PFME關鍵點。
五、回顧與總結
預防第二劍:
一切變化盡在掌控之內。
第二天SPC統計過程控制與CPK
一、 什么是SPC?
故事說起
質量百年發展歷程
統計學與概率
為什么需要統計過程控制?-變差存在
變差是什么?表現在哪些方面
各種圖示看異常,我們該采用怎樣的方法來對待變差的出現?
二、 正態分布
了解統計學中幾個術語及表示(總體/樣本/平均值/方差/標準差)
術語的公式表達(總體平均值,樣本平均值,總體標準差,樣本標準差的計算)
回顧FMEA學習過的過程,如何識別過程
給定情景案例中獲取某過程固有特性的測量值,進行樣本平均值,樣本方差的計算
透過數據看質量特性X分布,形像了解正態分布
統計學中正態分布的概念
小組練習:二十種圖示識別,區分正態分布與變差出現的可能
發表與點評
如何計算正態分布與工序西格瑪Z
三、 控制圖原理與制作
控制圖概念-控制圖的結構和概念
統計觀點
控制圖的基礎-直方圖
控制圖基礎知識點
控制線的確定
控制圖原理的兩種解釋 a,點出界就變異 b,必然偶然之西瓜芝麻觀點
控制圖的分類
計量型通常有哪些控制圖及計算公式
計數型通常有哪些控制圖及計算公式
重點解講-均值極差圖
制作均值極差圖如何準備
如何制作均值極差圖
結果繪制
分析控制圖異常原因
單值移動極差圖
制作單值極差圖如何準備
如何制作單值極差圖
對應常數計算,結果繪制
分析控制圖異常原因
四、 控制界限更換
問題:標準是否是不變的?
五種狀況下的控制界限更換
五、 如何分析過程能力(CPK)與過程性能(PPK)(對于成熟穩定產品CPK,對于投產產品PPK)
分析過程能力的前提
如何計算穩定過程能力指數(CP)
問題:CP的意義是什么?
如何計算過程實際能力指數?
CP,CPK相比較的評價與分析
產品性能指數PPK
對能力分析的數據結果應用
問題:CPK,PPK的區別與聯系
六、 不合格率計算
如何計算平均不合格率
典型的P圖
練習P圖
分析P控制圖異常原因
三種情況下P圖控制界限更換
P圖分析過程能力的前提條件
據P圖計算出過程能力指數直觀評價過程能力
總結與提問,布置作業
預防第三劍:
天災人禍,全面扼殺。
第三天 儀器校正與MSA測量系統分析
一、 計量認識
儀校工作者的質素要求
計量及相關概念理解
儀校工作者的質素要求
計量及相關概念理解
測量系統的理解與區分
計量標準/工作標準/標準物質(又稱參考物質)
檢定、校準、比對三者的區分
測量的準確度與不確定度
量值的傳遞與溯源
二、測量儀器的示值誤差
示值誤差的概念理解
常見誤差產生的情況
練習
示值誤差的評定方法-比較法
比較法三種方式及案例
直接測量法及案例
替代量測法及案例
計量標準/工作標準/標準物質(又稱參考物質)
檢定、校準、比對三者的區分
測量的準確度與不確定度
量值的傳遞與溯源
二、測量儀器的示值誤差
示值誤差的概念理解
常見誤差產生的情況
練習
示值誤差的評定方法-比較法
比較法三種方式及案例
直接測量法及案例
替代量測法及案例
三、 量規儀器校正與管理
ISO9001對于量規儀器的要求
計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ISO9001對于量規儀器的要求
計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測試設備的配置和管理
計量器具與測試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計量器具與測試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分承包方的測量控制
糾正措施
外審對于儀器內校審核的關鍵點與回應
量規儀器校正與管理流程
糾正措施
外審對于儀器內校審核的關鍵點與回應
量規儀器校正與管理流程
校正方法的選擇與使用
儀器校正及報告的注意事項
儀器校正及報告的注意事項
案例分析
四、測量系統分析`MSA
1 .測量系統分析 MSA 的目的、適用范圍
2. 測量系統統評估流程圖
3. 測量系統的精密度、再現性與準確度 .
4. 分析測量能力的方法,結合圖例理解。
⑴計量型
⊙偏差分析⊙再生再現分析 (R & R)⊙穩定性分析⊙線性分析
⊙偏差分析⊙再生再現分析 (R & R)⊙穩定性分析⊙線性分析
⑵計數型
⊙小樣法 ⊙大樣法
⊙小樣法 ⊙大樣法
5 .關于 GRR 標準差的使用
6. 測量系統的統計特性
7. 測量過程設計選擇的準則
8. 研究不同測量過程方法
9. 測量資源開發的先決條件和假設
10. 量具特性曲線
11. 測量系統變差的類型
12. 常見測量問題的分析
13. 測量系統案例的實踐
⑴裝置穩定性實踐指南
⑵偏倚獨立樣本法實踐指南
⑶線性實踐指南
⑷重復性和再現性實踐指南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