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整機構.充實人員
成立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將原來的供銷科,調整為供應科、儲運科和銷售科。啟用能力強,有開拓精神的專業干部,提高管理水平,不斷改進企業管理工作。
二、落實內部經濟承包資任制
咨詢組與企業領導干部共同總結以往承包流于形式的管理原因,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制定標準,核定承包基數,按照“職、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擬定各個承包方案,并紛紛與廠部簽訂承包合同。從7月份開始嚴格執行。
三、在咨詢中培訓業務骨千
咨詢工作要取得成效,關鍵在于改善方案的實施。主要是企業全體職工的努力。因此,舉辦企業管理知識和現代化管理方法培訓班,培養一批管理骨干,讓他們弄清、弄懂《咨詢報告)的內容,咨詢與培訓同步進行。培訓業務骨干67名,使每個改善方案的實施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抓住關鍵.以點帶面
前東德啤酒灌裝線是廠里的關鍵設備。然而,自從5月18日試車投產后,始終沒有走上正軌,故障不斷,酒損驚人。咨詢組領導張有林同志決定狠抓前東德線不放,他吃住在廠,蹲到車間,經常連夜跟班到天亮。緊緊依靠干部和群眾,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解決。
例如:前東德線每班的裝箱破損高達300多瓶,而青年工人牟平,操作認真、仔細、規范,裝箱破損每班10瓶左右,最好的一個班,生產啤酒59136瓶,僅破損2瓶。咨詢組抓住牟平這個先進典型,舉行現場技術操作表演,進行崗位技術練兵,讓每位操作工人盡快熟悉和掌握設備性能,提高操作技能。
再如:針對設備故障頻繁的問題,進行洗瓶機斷軸事故分析,實行操作工與機修工相結合的生產、保養、維修單機承包。責任明確,獎罰分明,提高了設僑的安全運轉率。
還有,抓住貼標膠水供應不上,使生產線停機的事例,立即召開現場會,用事實及數據說明管理工作要為生產第一級服務,科室與車間關系密切。
經過一系列深人細致的工作改進,前東德線的各道工序日漸運轉正常,啤酒日產量逐日增長,酒損率逐日下降。前東德線的績效,充分說明了實施咨詢方案的重要性。調動了企業各職能科室、各車間、各班組認真執行改善方案的積極性。職工精神振奮,生產秩序井然,產量穩步增產,質量明顯好轉,消耗迅速下降。統計數據說明了咨詢組進廠前后的變化:用6-10月與1-5月相比,啤酒產量增長60.19%;產品銷售收人增長26.27%;酒損率降低31.89%;啤酒耗糧下降25.79%;啤酒單位成本下降10.68%;啤酒瓶損率降低45.26%;抵消前5個月的虧損,還盈利89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的咨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