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是正直的,而有的人不是?正直是怎樣產生的呢?
從我和許多人的經歷來看,富有獻身精神的經理往往會追求更高的、精神上的目標,他們追求事業和真理,一切工作都圍繞著這些追求。正是這些追求給予他們力量和特殊的信念,也給予他們正直的為人。這就是他們領導藝術的真諦。他們知道工作不是為自己服務,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事業和信念,為此,任何犧牲都是微不足道的。雇員對這種精神上的追求是十分敏感的,他們會做出相應的回報。
奧霍曼把這些更高的價值稱為“天圈”。他說:“我曾調查過一些出色的企業家,在他們身上發現了常理難以解釋的東西。他們似乎是在追求自己的‘天圈’。在他們身上隱藏著個人的、超越公司的目際。這些目標可能是希奇古怪的,感情用事的.或者理智無法解釋的。這些目標甚至可追溯到他們的孩提時代。”“在我熟悉的企業家中,他們內心深處有著個人的、永恒的目標、這些目標在困難時期支持著他們,鼓舞著他們,給予他們以自信和力量。”
正是由于這些“天圈”的存在,使這些企業家能夠承擔風險,去追求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把事業當作權宜之計;正是這些信念使他們能夠承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暫時損失和羞辱;這些信念也正是他們進行重大決策的衡量標準。
在和企業家們面談時,我曾問過誰對他們的管理風格影響最大。這些杰出的企業家往往會說出他們心目中的楷模。他們把自己的成功歸功于這些楷模的存在。在描述這些楷模時,他們總不可避免地談到達些人的品質、誠實和獻身精神。這些楷模對下級的成長和發展極為關心和負責;他們花時間去幫助、教導下級;他們不會因為眼前利益去犧牲下級的利益。這樣,下級也就有了自己的信仰。
多么高尚的行為!他們把正直為人的優良傳統留給了后人,還有比這更大的成就嗎?我真心希望每一個經理都能知道自己對后人的影響能夠象這些楷模那樣去幫助、愛護他人。
正直的為人是有感染力的。就象適應新的文化一樣,經理們已學會了適應公司的價值規范。正直的經理往往是在那種追求正義的,而不是只顧眼前利益的家庭、集體或公司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受了這種文化的熏陶。在這種文化里,正直是首要的。也許公司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這樣一個認識過程:教育年輕的經理,使他們具有遠大的理想,追求更高的目標,而不是眼前利益。
要實現更高的標準意味著要做出犧牲短期內的、指標上的、或利益上的犧牲。但這些犧牲包含著某種神秘的因素。當我們為長遠的目標做出犧牲時.我們會覺得這些犧牲是微不足道的,反而會覺得充實了自己的價值,并深信將來會因此獲得更大的收益,正直的經理能夠激勵人們的自信、和獻身精神。達一切都是成功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