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顧客為中心/產品為中心
公司的經營思想可能是以產品(服務),也可能是以顧客為中心的。這種現象在一個部門里就更加明顯了。比如會計事務所一向都是以服務為業務中心,而不是顧客。一些大型會計事務所的經理和雇員只關心會計中的技術問題,因為在某個方面成為專家就能帶來榮譽和獎勵。而靈活機動地滿足顧客的需要并不是這個行業的工作中心。恰恰相反,顧客反而要遵守會計事務所規定的標準。這個觀點很多年來是正確的、成功的,即使現在對內部會計、審計和其它監查機構也是適用的。很多年來,大汽車制造商都是以產品為生產的中心目的,而不是顧客。他們根據傳統認為:他們能夠決定市場對汽車的需求和愛好,而不是市場需求決定他們生產什么樣的汽車,現在,會計事務所和汽車行業在經營思想上經歷著巨大的變或他們正在改變自己的觀念和工作方法,使自己能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更好地掌據市場動態.抓住市場機會。
總之,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因此,公司應當更多地以顧客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下列問題可以幫助規劃小組來確立現有的文化:
一一經理是否與下級—起分析顧客的反饋?
——經理和雇員是更關心產品的性能、生產和發展,還是更關心顧客對產品的使用情況?
——新的產品或服務是技術發展的結果,還是對顧客需求變化的反應?
2.嚴格控制/松散管理
要避免出現混亂,就要有一定程度的控制絕大部分管理人員都討厭混亂,但這種現象有—定的欺騙性。一個企業會犯控制太松,或太緊兩種鍺誤。你在領導方式矩陣上應選擇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不同性質。
我最近訪問了一家富有創業精神的國際性銀行機構。銀行的經理們思想十分開放,在貸款時也不要求借方嚴格按規章辦事。結果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借款者帶著大筆款項逃之夭夭。這些事件使經理們意識到要改變現行的做法,實行嚴格的控制,一切按規章程序辦事。
另一家國內銀行最近發現原來的一家代理商已被競爭對手俘虜過去,原因是這個銀行的經理只顧抓控制、程序,忽視了貸款者的需要,結果客戶都轉向別的銀行去了。這兩個銀行過去的文化都適應外部環境的需要,曾是十分成功的銀行。但現在它們正竭力改變以往的文化,來適應新的市場需要。
下列問題是整個公司或某個部門值得考慮的:
——控制系統是否減饅了公司或部門對顧客需求和技術變化的反應?
——雇員是否認為遵守規章制度比滿足顧客需要更重要?
——是否因為缺乏程序或不能恪守規章制度而出現了不必要的開支,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和失去一些寶貴的機會?
3.開托新業/穩保現狀
“創業”這個詞對很多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創業精神是美國文化最突出的特點.也是美國經濟最強的動力。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人和企業都要去創業,有些企業就應該采取穩守的策略,而不能拿企業的資金去冒險。凱能紡織廠多年來一直生產著毛巾、床單、枕套等傳統產品,他們的創業精神只表現在花色品種上。這種產品少,數量多的策略是凱能紡織廠多年成功的密訣。另一方面、許多公司的成功來自于大膽創新,開拓新的領域,象3M公司、P&G公司、德克薩斯儀器公司。這些公司的成功來自于產品的開發、技術的創新和新市場的開拓。只要認真、仔細地研究市場中的各種因素,創業和穩守策略都是能夠獲得成功的:
——如果雇員有產品創新的想法,他能否親自參加創新過程,還是必須將想法轉告
給別人?
——經理是關心銷售額的增長、成本的降低和企業的效益,還是關心產品、市場的
創新和變化?
——最近幾年內企業的產品是否經歷了巨大的變革?還是保持穩定?
4.果斷的決策/遲緩的決策
果斷的決策是美國管理人員的一大優點、好象橄欖球中的四分衛、戰場中的指揮員一樣,必須一往無前。毫無疑問.果斷的決策是有價值的。銷售部的經理在顧客面前、生產部門的經理本人的決策過程與美國人的決策過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來沒有人說日本人的決策過程太快。日本人作一個決定要花很長時間,他們喜歡把事情拖下去,等大家都牽涉進來,達成一致意見后才做決定。企業和部門的性質決定了究競需要果斷的、還是遲緩的決策。
——決策過程是否太長,使企業失去新的市場機會或增加成本?
——決策是否太快,位貫徹者難以理解?這些決策是否常常被證明是愚蠢的?
5.短期利益為重/長期利益為重
管理人員對時間的理解是不同的。受過戰略規劃培訓的銷售經理往往考慮的是企業的長遠利益。過去負責一天三班生產的經理往注只關心短期利益。每一個企業部應該重視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平衡。不同崗位上的人會有不問的看法。企業的市場開發和研究部門必須把重點放在長遠利益上。如果他們只關心今天的顧客和技術.他們就沒有盡到他們的職責。另一方面生產和銷售部門的經理最好不要為目標市場中的人口變化和未來技術而發愁,只需要關心今天的指標、產品、顧客。
——某一管理層次是否比下一層次更具有長遠的、戰略的觀點?
——是否有人專門負責規劃三、五年內的市場、產品、技術和生產的發展情況?
——銷售、生產部門的經理是否對眼前工作負責?
6.高科技/低科技
廢物處理是近幾年來吸引投資的行業之一。據估計,廢物處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廢物處理并不需要高科技,它代表了簡單技術的新的發展方向。這個例子很重要。我們現在都一意孤行地認為技術是最重要的。認為新技術好經營。這種思想是十分危險的。實際上、很多成功的企業將繼續留在低科技的行業之中、這些企業的文化也反映了一種現實。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企業要改變過去強調產品、生產的傳統、開拓新的技術,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取勝。信息行業中所有的企業必須從紙張或口頭傳播轉移到電子傳播上來。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傳播媒介正使新聞機構.股票經紀行、教育部門發生巨大的變化。要實現這個轉變,這些單位的文化就要有徹底的變革。管理好這個轉變將是他們成功的決定因素。
——現在出售的產品是否只有幾年前不曾有的技術?
——企業是否愿意采用新的生產技術?
——原材料供應商、顧客、競爭對手所采用的技術是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上的因素并不說明企業必須要一個不漏地考慮這些因素。但是、在確立理想的環境時.這些因素將用來幫助制訂規劃。不了解企業的內部情況和外部環境就不可能確立未來的文化,要改變現有的文化模式,影響企業的外部圍素就應當發生變化。同樣,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企業的文化也必然要有相應的變動,這是不以企業成員的好惡為轉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