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決策就是人們的意見相互影響,最終采取一種統一的態度,它是與會各方坦誠磋商的產物。與會的每一方,在此過程中始終應象自己單獨作決定那樣盡心盡力。集體決策還包括做出決定的任何一方,必須實際履行這一決定。這樣做,個人能感到自己對于集體既擁有主人的權力,也負有責任。集體決策能讓與會者了解采取某項措施的理由,做決定時曾進行過哪些考慮,這樣他們才能向別人做解釋。
集體決策能集中反映整個集體的知識與經驗。由于集體決策涉及的對象多為復雜的或是長期的項目,所以只有依靠集體的智慧,經過反復細致的研究才能做出最佳的決策。集體決策帶來的更大好處是它還能拋磚引玉,使我們獲得更富于創造性的決定。另外,由于是集體的決策,所以在貫徹時往往更能齊心協力。當今管理的任務就是要大力推行集體決策,一些處于領先的大企業已很快認清了這一形勢,并努力付諸實現。
經理們要學會當實干家,他們應懂得迅速果斷是有作為企業家的基本素質。經理們一般對坐下來開會或聽從委員會管理有反感,這是種偏見,它來自人們以往的生活經驗。這種偏見肯定會促使人們反對集體決策及參與制的管理,所以,有必要對這種有根據的偏見以及提倡集體決策的必要性進行合理的分析。分析的結果將闡明哪些決策需要集體表決,哪些決策可以通過其它途徑來進行。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可以把決策分為以下三類:命令,協商,集體決策。命令式決策:是經理個人作出的,他完全用不著跟同事和部下商量。協商式決策:是經理經過個別或用小組方式與對此具有一定知識或感興趣的其他經理或人員協商后做出的決策。集體決策:經理把決策權交給同行或部下,由集體經過全面、坦率、慎重的商議后做出決策。所有的人都必須遵守這一決策。就如同是自已做出的一樣。
我曾要求各部門的經理把他們一周里所做的決策全記錄下來,同時把這些決策歸入上述的相應類別里。:說再叫他們把已分類的決策交給更大的集體傳閱,于是出現些典型的.帶有普遍意義的形式。大家從中歸納比了幾條對未來做決策很有幫助的意見
命令式決策多為短期工作決策或危機決策。大多數的命令決策都是立即做出的,而且內容也特別具體。只不過經理們通常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做出決定。比方說,某經理的秘書走進他的辦公室問:“下星期你去丹佛時,希望與哪些客戶會面?”經理匆匆寫下四個他想走訪或地區推銷員建議他應定訪的客戶的姓名。他做這一決定時,幾乎用不著動腦子,一天中,他不知道要做出多少類似這樣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命令式決策是非常恰當的,假如這類小事他也去麻煩部下或同事,別人肯定會認為他神經錯亂了。
其它適于用命令決策來解決的問題,大部分是處于危機時經常出現的。比如:火災,失竊,儀器出故障,急病或其它必須立即采取行動的事件。這時,誰都不會反對采用命令方式,當機立斷地做出決策,這也是經理們效仿戰斗指揮員的最好時機。
經理們將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協商決策上。這類決策從重要性上看,往往不大不小,但又需要做某些調查研究,需要考慮一下決策對別人或組織本身有多大影響,有時還少不了內部說服工作。協商決策一般為二三個人在茶幾旁或過廳里很隨便地進行,這種情況下,若把所有的管理人員都請來商議就會浪費時間,勞民傷財。
集體決策是由全體成員做出的,帶有戰略意義的決策:是否要生產一種新產品?是否開辟新的銷售市場?一家小的律師事務所是否接受新的合伙人?是否改變企業的投資方向?而這一變化會不會影響全體成員的利益?……這類決策數量很有限,大多數經理同意,或至少原則上同意采用集體決策來處理上述問題。當然,讓經理們真正去這么做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多數人不喜歡集體決策,因為這實在讓人別扭。經理非得對部下及同燎們極端信任,才肯誠心誠意地把決策交給他們。但他可從沒學過這個,他就知道相信自己、相信自我生存的本能。
明睿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間立足制造業、致力于企業內部管理提升、打造企業管理系統化、流程化、精細化、標準化,立志成為中國企業首選的可信賴的管理咨詢公司。